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後醫系】李昇翰助理教授臺大聯手研究發現:看不見的塑膠微粒恐正危害你我的腸道及大腦健康

  【後醫系李昇翰助理教授提供】塑膠微粒(Microplastics)極可能正在侵蝕你我的健康!!!國立中山大學醫學院學士後醫學系李昇翰助理教授與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環境與職業健康科學研究所鄭尊仁研究員,以及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林菀俞教授的跨校研究團隊發現:飲食暴露塑膠微粒會影響生物的腸道健康,進而影響大腦的生理平衡,相關成果發表於環境科學領域知名國際期刊-光化層(Chemosphere,SCI, IF2023: 8.1, IF5year: 7.7, ENVIRONMENTAL SCIENCES,32/358)。
  塑膠微粒泛指所有粒徑小於五毫米(5 mm)的所有塑膠粒子和碎片,其來源可能是塑膠原料顆粒,更多是來自於我們過度使用的塑膠類製品。也因此產生大量的塑膠垃圾,這些塑膠並不會憑空消失,而是在地球不同環境中四處流竄,經過風吹、日曬、雨淋和生物分解後,塑膠垃圾逐漸分解成我們肉眼不易發現的塑膠微粒。不幸的是,眾多的環境調查研究都顯示,不但我們生活的陸地、海洋和呼吸空氣中,亦或是瓶裝水、飲料、調味料、蔬果和肉類產品中都可以偵測到塑膠微粒的存在,而茶包、咖啡包和奶瓶等塑膠容器浸泡熱水更會釋出數以億計的塑膠微粒,上述種種證據顯示我們常常在吃塑膠。更加不幸的是,已有數篇報導從人體的糞便、血液和組織等樣本中檢出塑膠微粒,更有學者預估每人每週吃了一張信用卡重量的塑膠微粒。因此,了解塑膠微粒暴露是否會影響生物健康是不容忽視的課題。
  有鑑於此,研究團隊以小鼠做為研究對象,探討塑膠微粒暴露對生物健康效應的影響。團隊利用胃管灌食方式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塑膠微粒暴露:參考前人研究,以茶包釋出的微粒數目為濃度(109顆),每週三次的暴露頻率,來模擬人類暴露塑膠微粒後可能的健康變化。生物的健康效應則採用新穎的生物醫學技術-代謝體學(Metabolomics )和腸道菌群分析(Microbiota analysis )來評估。代謝體學是利用質譜儀或核磁共振儀等技術來探討生物體內各種小分子(如:醣類和脂質等)因應外在刺激而產生的變化,而這些變化與各種異常生理反應息息相關。另一方面,腸道菌群分析則是藉由16S rRNA基因定序技術來評估腸道內好菌與壞菌的消長,而腸道菌群的狀態與人類健康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研究團隊的結果發現,塑膠微粒暴露的確會改變小鼠腸道和大腦的代謝體組成,影響包括能量生成、胺基酸、核苷酸及膽酸代謝等,而這些受到干擾的生理機制可能會進一步造成更嚴重的人類健康危害。此外,腸道菌群的研究也發現塑膠微粒會減少小鼠腸道的厚壁菌門(Firmicutes)類和增加擬桿菌門(Bacteroidetes)類的細菌數目。而先前的研究資料顯示,比較低的厚壁菌門/擬桿菌門比例與腸道和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發生有關。最後,研究團隊利用中介分析(Mediation analysis)探討塑膠微粒、腸道菌群和代謝物變化三者的關係,結果發現塑膠微粒不但會直接改變大腦的特定代謝物,也可能透過腸道菌群的改變進而影響大腦代謝組成,這進一步說明腸道和大腦健康的聯動。透過上述研究成果可以得知,無所不在的塑膠微粒極可能在無形之中吞噬你我的健康。
  期刊連結: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45653523032964

 

瀏覽數: